选择增高鞋垫,要在增高量、舒适、隐形三个方面权衡,不能一味追求高度。其实,高2公分看起来不多,但自身感受提升已经非常明显了。这次推荐的三款鞋垫各有所长,可以适应不同鞋型。
舒适自然的全垫:东方脚印的增高鞋垫是全垫设计,需要拆除鞋子本来的鞋垫,好处是鞋垫在鞋内不会滑,走路自然不易穿帮,这款在脚跟下有减震片,是几款中最舒适的。
方便灵活的半垫:半垫可以直接放在原有鞋垫上使用,更灵活方便些,不过这种鞋垫高度最好不超过2公分,否则影响舒适。我们推荐ELEFT半垫,记忆棉表层能够慢回弹,兼顾了舒适感。
适应更多鞋型的七分垫:芯迈增高垫分上下两层,可以在2cm和3.5cm两种高度随意切换。使用七分垫设计,不用取出原鞋垫,兼顾了灵活和舒适,2cm的增高量对低帮鞋也没太大压力。
增高鞋垫一般在1-4公分,其中最多人选择2-3公分,需要在舒适隐形和高度之间做取舍。选购前可以先用纸板先垫一下,看能否适应。
2cm的鞋垫听起来不高,但穿上后自我感觉就完全不同了,适合还未尝试过增高鞋垫的人购买。2cm内的增高鞋垫即便是低帮鞋也问题不大,走路也比较自然,配合船袜遮盖脚踝就基本看不出来。
3-4cm需要配高帮鞋,建议鞋帮在7cm以上,避免脚踝裸露太多走路不自然,尽量避免穿九分裤或紧身裤。鞋子最好比平时穿的大一码,否则足弓垫高后容易顶脚背。走路需要一定时间来适应,最好不要一上来就买这种高度,先穿2cm的过渡一下比较好。
增高鞋垫大多分为全垫和半垫,还有相对少见的七分垫,他们的特点具体如下:
全垫的增高鞋垫需要替换原鞋垫,实际增高量要减去约0.5cm。我们试穿了它的1.5、2.5和3.5cm三种高度,实际增高量为1、2、3cm。
全垫在鞋内不容易位移,支撑性也更好,比半垫要舒适。东方脚印足弓部分有支撑,并非平坦向下,符合脚掌生理曲线,且脚跟下添加了缓震片,这些都有助于提升舒适度。
以下是试穿员LY穿着3cm的鞋垫一周后的主观评价:
“这一双明显更舒服自在,脚掌抓地很稳,后跟能感受到缓震,走了几天没觉得累。”
“绝对是3cm高度里最舒适自然的一款。”
走起路来也非常自然,跟平时差不太多
半垫的优势在于可以直接放在鞋内,不用取出原鞋垫,好放好取,如果鞋子天天换会比较方便。半垫穿着感受类似高跟鞋,不建议选择太高的,2cm的比较合适,对舒适度影响不大。
ELEFT鞋垫上层加垫了3mm记忆棉,穿起来软糯缓震,记忆棉的慢回弹可以弥补半垫舒适感上的不足。
这次试穿员穿着的是1.5cm高的半垫,鞋子是低帮板鞋。
穿上ELEFT走路姿势依旧自然,完全察觉不出来。
大多数增高鞋垫都是固定尺寸,芯迈将鞋垫设计成上下两层,主体厚度2cm,塞进低帮鞋毫无压力,穿起来走起来都比较自然。脚后跟可以加上1.5cm的垫片,能增高3.5厘米,适配高帮鞋。
一双鞋垫两种高度
芯迈鞋垫的脚跟部位中间深边缘高,足弓坡度自然,非常服帖,不过前掌踩在鞋垫边缘,有高度差,需要适应。芯迈的确能做到“隐形”,换上增高鞋垫后走路姿势自然,近看也不易识破。
层榜网只收录优质评测部分内容,详情请访问盖得排行评测
全部评论